夏至已至,健康饮食助你养心消夏
夏至,又称“夏节”或“夏至节”,在这个太阳直射立杆无影的时节,意味着酷暑盛夏的到来,在古代关于夏至有很多有趣的节日习俗,夏至新麦已经登场,就有“冬至饺子夏至面”的养生习俗,同时夏至吃面也有生活尝新的寓意。炎热的夏至时节还有专门的“歇夏”假,宋代《文昌杂录》里记载:“夏至之日始,百官放假三天。”用于消夏避伏回家与亲人团聚避暑。
由此可见,夏至不仅仅是一个节气,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身体健康的时刻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,我们的身体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。到了现代,避暑已经不是难题,反而容易因过度“避暑”而影响健康,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,引发的“空调病”,出现关节疼痛、头痛、皮肤干燥等问题。贪凉长期吃冷饮冷食,引发的腹痛腹泻,给肠道造成负担。同时,夏季的暑热耗气伤津,还容易让人感到心烦意乱、气短口干,这就是中医所说的“夏季养心”的重要性。
夏季养心,我们可以在饮食上做一些调整,避免油腻和重口味的食物,以防加重身体的负担。少荤多素,选择清淡且营养丰富的食物,多吃蔬果谷物类,尤其是红色食物,如红豆,它被李时珍称为“心之谷”,有清火气、补心血的作用,搭配红薯、红枣、枸杞等养心食材,非常适合夏天食用。此外,适当吃苦味食物,如苦瓜,也能帮助去暑热、增食欲,减少夏季带来的燥热感。
在调整饮食结构的同时,我们还需要注意防暑祛湿。阳暑和阴暑是夏季常见的暑热问题。阳暑不难理解就是高温环境下引起的,这个时候吃些西瓜等清热解暑的食物就能有效缓解。而阴暑则是由于过度贪凉导致的,比如长时间吹空调、喝冷饮等,这个时候除了引起肠道问题还容易积聚湿气,“入夏不去湿,一年一身湿”,我们需要避免风寒湿邪的伤害。为了更好地适应夏至时节的气候变化,起居上顺应时节晚睡早起,饮食上应适当增加膳食纤维、益生元以及健康杂粮摄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