芒种|多吃杂粮好,佐丹力真好!
芒 种 诗 句
“时雨及芒种,四野皆插秧。”
——【宋】陆游《时雨》节
芒种节气
2023年6月6日6时15分,迎来今夏的第三个节气——芒种。此一时节,一些带“芒”的作物当收,谷黍类的作物当“种”,芒种又名“忙种”,每年这个时候,正是农人们挥汗如雨最为繁忙的阶段。
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响,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,田野里,弥散的新麦清香,因此亦有对“芒种”的含义解释为:“有芒的麦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种”。
此一时节,收获的不仅仅是果实,更是这一番别有风味的景色。细雨绵绵,夏风习习,梅黄垂垂雨,草碧淡淡烟,草间螳螂生,枝上新蝉鸣。
池塘中满是盛开的荷花,挺着碧绿的茎杆,更像是一位“吾家有女初长成”,亭亭玉立少女之景象。
一候,螳螂生
芒种的第一个五天,在百花凋残,民间忙着饯送花神的芒种时节,螳螂在上一年秋天产的幼虫小螳螂破壳而出。
贰
二候,鵙(jú)始鸣
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,感阴而鸣。伯劳是“劳燕分飞”的主角之一,特征为戴着佐罗般的黑色眼罩,喜欢独立高枝,昂首挺胸,目光炯炯。
叁
三候,反舌无声
喜欢模仿其它鸟叫的乌鸫(dōng)开始安静下来。每年的3至7月是乌鸫的繁殖期,也是它们歌性大发的时期。古人所说的“反舌无声”,就是说的乌鸫育雏之后的故事——此时乌鸫不再唱情歌,而是保持低调以保护幼鸟。
芒种习俗
送花神
芒种送花神。这和花朝节(迎花神)活动对应。中国人喜欢有始有终,故花神也应有迎有送。时令花卉虞美人、栀子、萱草参与送神活动。芒种时节,百花凋零,一个百花争艳、花香四溢的季节,就此落下帷幕,于是人们便在芒种节举行向花神饯行活动,叫“送花神”。
·青梅煮酒
在南方,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,三国时有“青梅煮酒论英雄”的典故。但是,新鲜梅子大多味道酸涩,难以直接入口,需加工后方可食用,这种加工过程便是煮梅。
芒种安苗风俗是皖南的农事活动,始于明初。每到芒种时节,种完水稻,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,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。
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,把面捏成五谷六畜、瓜果蔬菜等形状,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,作为祭祀供品,祈求五谷丰登、村民平安。
最后,这份【芒种养生小贴士】为您奉上,在这个又忙又美、又收又种的时节,一起顺应时宜,合理养生吧~
春夏秋冬,二十四节气,周而复始。司马迁曾精辟地指出:“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此天地之大经也,弗顺则无以为纲纪。”中医学认为,顺应四时养生方能健康长寿。因此人们应该懂得如何来适应气候的变化,从而有效地保养身体。
起居休息:
良好的睡眠习惯是芒种时节养生需要坚持的重点。芒种应“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”,即要晚睡早起,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,以顺应大自然阳气充盛的特点,从而利于人体气血的运行。当然夏季阳光较烈,应避开太阳直射,注意防暑。芒种时节白昼较长,适当的午睡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,午睡时间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。
清爽除湿:
潮湿炎热的天气,容易出汗且困倦。此时,应适当调整室内温度,会让人觉得环境凉爽,改善困倦的感觉,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。另外,出汗后及时洗澡,保持身体干爽,也是避免湿热邪气伤人的主要方法,饮食上也要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,如山药、薏米、莲子、粳米粥等。
芒种时节体温调节、水盐代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:一方面人体组织蛋白分解加速,营养消耗增加;另一方面天热大量出汗,导致了许多营养从汗液流失;第三方面处于夏季消化功能相对减弱。
此时饮食原则:以食清补为佳。从营养学角度看,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。在芒种时节,容易出现疲乏无力、睡眠不佳、胃口差、消化能力下降等“夏苦”症状,此时我们应该多吃五谷蔬菜水果,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、蛋白质、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元素及大量的维生素,勿食过咸、过甜、过辛辣的调味。可是适当食用些糯米、黑米、黄豆、黄小米、粳米、黑麦等杂粮。
需注意脾胃虚寒者,芒种时节是阳气蒸蒸日上、发散于外的时候,人体为了排出体内的热量,皮肤腠理多处于开放的状态,热量容易散失,如果加之多食冷饮,体内就相对寒凉,故此时常是“阳气在表,胃中虚冷”的状态。
因而可以常喝富含营养的杂粮粥,既能补充维生素、蛋白质等营养元素,又解暑祛湿,同时又具备容易吸收消化的功能,让肠胃得到保护,有助于温中养胃,培固正气,这也正是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旨意所在。
若说小满,是人生恰到的好处的知足常乐,那么芒种,却蕴含着厚积薄发的道理,愿您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积蓄力量,耕耘希望,跬步千里,厚积薄发! 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一份努力,一份成功,每一次付出的汗水都将值得,迎接你的终将是成功自信的姿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