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律声明

寒露佐丹力159,“中国粥,家之味”

2019-10-08

01

 寒 露 节 气 

 
 
 
寒露在二十四节气中排列十七,于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节。史书记载“斗指寒甲为寒露,斯时露寒而冷,将欲凝结,故名寒露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寒露节气开始,袅袅凉风动,凄凄寒露零,自此,露气重而稠,稠而将凝,再过半月,将凝为霜降。自此,告别了秋高气爽、秋明空旷,白日将变得幽晦,天寒夜长,风气萧索,雾结烟愁。民间素有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的说法。意指寒露一过,穿衣不能再赤身露体。此时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,北方已呈深秋景象,白云红叶,偶见早霜,南方也秋意渐浓。

 
 
 

02

 寒 露 三 候 

 
 
 

一候.鸿雁来宾 | 寒露之日,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,季秋后至者为宾。鸿雁白露节气已经开始南飞了,此时是最后一批,古人称后至者为"宾"。

二候.雀入大水为蛤 | 《国语》云:“雀入大海为蛤。盖寒风严肃,多入于海。变之为蛤,此飞物化为潜物也。”深秋天寒时,雀鸟都不见了,蛤类大量繁殖,古人认为蛤蜊的贝壳花纹与雀鸟相似,就以为是雀鸟变的。

三候.菊有黄华 | 华是花的意思,草木皆华于阳,独菊华于阴,季秋之月,菊花开在寒露,经霜而不凋。每个人关于气味的记忆中,都有菊花的辛冷之味。

 
 
 

03

 

 寒 露 习 俗 

 
 
 

吃花糕 | 由于天气渐冷,树木花草凋零在即,故人们谓此为“辞青”。寒露又与重阳节相近,九九重阳登高,又因“高”与“糕”谐音,所以还要吃花糕,所以应节的糕点也称为“重阳花糕”,有“步步高升”之意。

观红叶 | 深秋时节登山赏红叶早已成为人们秋游的传统习惯和重头戏。秋风飒飒,寒露过后的连续降温更是催红了漫山枫叶,层林尽染,如诗如画。

饮菊花酒 | 寒露与重阳节接近,赏菊和登高的习俗,渐渐转至重阳节。此时菊花盛开,为除秋燥,便在寒露时节酿制菊花酒,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古人又将菊花酒称为“长寿酒”味道清凉甜美。

斗蟋蟀 | 白露、秋分和寒露,是老北京人斗蟋蟀的高潮期。蛐蛐儿也叫促织,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了,天气渐凉,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了,故有“促织鸣,懒妇惊”之说。

 
 
 

04

 

 寒 露 养 生 

 
 
 
寒露之后,昼热夜凉,冷热交替,阴阳之气逐渐转变,阳气渐退,阴气渐盛,所以寒露时节须注意“养收”:保养体内之阴精、收敛体内的阳气。要注意调整睡眠时间,早睡早起,坚持适宜的锻炼,调养肺气,增强机体免疫功能。可选择散步、爬山、太极拳、八段锦等运动,主张运动循序渐进,不可过度运动。

脚自古就有人体的第二心脏之说。从养生理论看,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,而负担最重,因此,这个地方最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。民间有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 的谚语。告诫人们寒露过后,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,应穿上保暖性能较好的鞋袜,切勿赤脚,以防“寒从足生”。

古人说:“秋之燥,宜食麻以润燥。”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,人体会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的症状。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最为适宜。此时,应多食用芝麻、糯米、粳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温润性的食物,同时增加大枣、山药等以增强体质;少食辛辣之品,如辣椒、生姜、葱、蒜类,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肺气。

寒露后,天气越来越凉,养生食用温热的食物最相宜!要多吃温热的食物,尤其是早上,一碗热热的五谷粥是最佳选择,唤醒你的消化系统,让你一整天都精神饱满。百合、红枣、莲子、银杏都是秋季滋补佳品,百合不仅可以养阴润肺,也能止咳降燥,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;红枣可以补气补血、提高免疫力,民间常说“日食三颗枣,百岁不显老之说;莲子养心安神,对于易患咳嗽的人来说,可以通过补肾达到润肺的效果;银杏俗称白果,早在宋代就被列为皇家贡品,可以抗衰老,促循环,但切记不宜多食;这样的搭配,一碗百枣莲子银杏粥就做好了,不仅暖身暖心,更能润肺生津,养阴清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