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惊蛰,一年中最响亮的日子。
此时节,暖日融天,和风扇物。
经历了一个漫长冬日,
【惊蛰,启蛰】
惊蛰,古称“启蛰”,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,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二月节,万物出乎震,震为雷,故曰惊蛰。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。”
惊蛰,一年中最具有生命力的时节,古人称冬眠为“蛰”,到了农历二月中旬这个时候,冬天蛰伏入土的昆虫,在此时被雷声惊醒,纷纷爬出地面。也因此人们爱说:“春雷响,万物长”,“惊蛰节到闻雷响,震醒蛰伏越冬虫”。 晋代诗人陶渊明诗中说:“促春遘时雨,始雷发东隅,众蛰各潜骇,草木纵横舒。”实际上,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,大地回春,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,“惊而出走”的原因。而“惊蛰”这两个字,还包含更深层的涵义——当“蛰”则伏,当“惊”便起,人们也在中国的节气中学会了顺时而动、应势而为。
一候 | 桃始华,如果要选一种花代表春天,那一定是桃花。惊蛰之日,“桃始华”,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,就像春日在心中炸开的柔媚与繁盛,一切美好都奔赴而来。唐伯虎自号桃花庵主,一生痴爱桃花。每逢春日,他便坐在桃花树下喝酒,醉了倒睡在花中间。“半醒半醉日复日,花落花开年复年。”
二候 | 仓庚鸣,仓庚就是黄鹂,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,鸟出而鸣啼,皆是春暖花开的。
三候 | 鹰化为鸠,春气温和,连鹰都变得像布谷鸟一样温柔了。
唐诗有云:“微雨众卉新,一雷惊蛰始。田家几日闲,耕种从此起。”农谚也说:“过了惊蛰节,春耕不能歇”、“九尽杨花开,农活一齐来。”
惊蛰的到来意味着,农家的清闲日子到了头,春耕开始了。一年中,最充满希望的时节开始了,农民把“期待”播撒在广阔大地上;萧索的冬日,不出几日就变成了生机勃勃的春天。惊蛰时节万物惊动,各逞天资,而此时,一年的工作也刚刚开始,蓄势而来,一切都是努力奋斗的起点。
惊蛰有“吃梨”的习俗,相传晋商中有梁姓大户,先祖发迹于贩梨,雍正年间后辈走西口时正是惊蛰日,于是其父便拿了梨让他出行之前先吃,说吃梨是为了不忘祖先因梨而发迹。之后走西口的人们也便仿效吃梨,取“梨”与“离”同音,意为“离家创业”,久而久之,山西甘肃—带,便有惊蛰吃梨的习惯,人们用食物诠释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为求一年顺顺利利,人们更是在惊蛰时节“驱虫”去扰,中国南方因为气候温暖,对于惊雷之后各种蛇虫鼠蚁苏醒的感受则更直接。尤其在气候比较炎热的珠江三角洲一带,惊蛰过后,因为天气回暖很快,各种昆虫等都变得活跃起来,其中不乏害虫如蚊虫蛇鼠一类。人们为驱灭它们,便点燃艾草在家中各处熏香。
起居养生:民间自古有“冷惊蛰,暖春分”之说,虽然大地回暖,但人体对于初春的寒冷还很难适应。虽有古人云,瘟疫始于大雪、发于冬至、生于小寒、长于大寒、盛于立春、弱于雨水、衰于惊蛰。但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冷暖变化,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。
惊蛰时节,万物复苏,春暖花开,风邪猖狂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,令五脏平和。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,阴血相对不足,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使自身的精神、情志、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,生机盎然。所以惊蛰时节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,助益脾气,令五脏和平。
惊蛰饮食:惊蛰时天气虽然有所转暖,但余寒未清,在饮食上宜多吃些温热的食物以御寒,红枣粥适宜在此时节中补充,有补中益气、健脾养胃、和五脏、通血脉、聪耳明目的功效。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、维生素的清淡食物,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。比如可多食菠菜、芦荟、水萝卜、苦瓜、木耳菜、芹菜、油菜、山药、莲子、银耳等与肝相应的食物,助益脾胃杂粮粥最为适合,均衡营养的同时,减轻脾胃负担,养护脾胃。